当前位置: 首页 > 南亚信息

福建南亚作物信息2022年第4期

来源: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2-09-27 09:54:33   阅读:1877 次

福建南亚热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亚热带作物开发利用管理办公室与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合办 

      福建南亚热作信息2022年第4期(总第199期2022年8月18日


福建省热带作物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

暨福建热作产业研讨会在漳州圆满召开

      202281012日,福建省热带作物学第十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福建热作产业研讨会在漳州召开。大会共有会员代表75参会,漳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庆亮,第九届学会有关负责人等应邀出席了大会。

会议由学会党支部书记肖顺主持。会员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九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学会财务报告、学会章程草案及章程修改说明报告、会费收取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学会理事会换届筹备工作报告和学会理事会选举办法。根据省民政厅《福建省社会团体成立(换届)会议指引》和本学会章程,福建省热带作物学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换届选举由学会党支部书记肖顺主持。经举手表决产生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共65人)和监事会监事(共3人)。学会党支部书记肖顺主持并召开了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工作会议。45位参会理事经举手表决方式产生了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理事(共21人)。经举手表决选举产生了第十届理事会负责人(共7人)。

福建省热带作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负责人名单

会长:吴少华

副会长:陈振东、肖顺、蒋际谋、佘文琴

秘书长:林宗铿(兼任学会法定代表人)

监事会监事长:张生才

会上,大会邀请漳州市农业农村局蔡建兴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作题为我国荔枝产业发展报告、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吴少华教授作题为热作园艺与休闲农业、宁德师范学院刘伟研究员作题为热作农业品牌建设的精彩学术报告,并邀请漳州市正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华安县联众果蔬专业合作社等热作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做了经验介绍和交流。

会议认为,省热带作物学会成立于1962年,作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的群众性学术团体,至今已走过60个春秋,学会必须着力为发展我省热带、南亚热带农业和热区农村经济服务,促进热作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                       (林宗铿)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热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首届全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学术年会召开

 

85日,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海南海口召开,同时举行了首届全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学术年会。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发展的讲话精神,促进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学术交流,团结和组织广大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科技工作者,助力热带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党委书记杨礼富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杨礼富书记指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可以称之为‘芯片’的‘芯片’,农业的重大变革离不开种质资源的强有力支撑。”他强调,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作为中国科协主管的全国学会,必将始终坚持“四服务”的职责定位,团结带领会员和广大热带作物科技工作者,推动我国热带作物科技事业发展。他对专委会提出了三点希望,寄望专委会引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学科发展,打好种业翻身仗,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引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充分发挥专委会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着力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积极组织开展产业调研、科学普及、决策咨询等工作;三是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主要内核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大力推进热带作物种源“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学科发展,打好种业翻身仗,为建设种业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代表大会投票选举产生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选举王家保同志为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选举许家辉、李鸿莉、李琼3位同志为副主任委员;选举邬华松同志为秘书长;审议并通过了《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新当选的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家保指出,专委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有了交流平台。他表示作为第一任主任委员,一定和各位委员一起组织会员在种质资源广泛调查收集、妥善安全保存、精准鉴定评价、深入创新应用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将专委会建成一个开放型、平台型、核心型的学术团体。

  学术年会聚焦热带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到13位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专家作主题报告,专家围绕莲雾、橡胶、香蕉、木薯、荔枝、咖啡等特色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展开学术交流研讨。同时关注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综合保护”“西藏墨脱珍稀资源考察等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议题。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畜禽种业处处长吴凯锋、中国热科院品资所所长王家保分别作《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展望》《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等学术报告。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业委员会由中国热科院品资所牵头联合热区15家科教单位发起设立。会议由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指导,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代表与专家在线下参会,3000余名代表线上参会。

         (林宗铿摘自《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园林植物

 

187、五色草

红绿草、模样苋、锦绣苋、法国苋

Alternanthera ficoidea (L.) R. Br.

 

[科属]苋科虾钳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原产南美巴西。我国各省有栽培,尤以东北栽培更为盛行。

[习性]喜温暖,极度不耐寒,冬季宜在15 ℃以上的温室中越冬。好阳光,也略耐阴,不耐夏季酷热,不耐湿,也不耐旱。适宜种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而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季节好湿润,要求阳光充足、排水良好。但高湿高温或低温高湿都易引起植株腐烂。

[繁殖]主要用扦插繁殖。取具有2节的枝作插穗,以34 cm的株距插入黄沙、珍珠岩或土壤中。插床的床温宜2225 ℃。温暖季节34天即可生根,2周后就可直接种植在花坛上,株距约810 cm

[栽培]母株一般用花盆或木箱种植。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要在910月前把苗种好,使苗在寒冷季节来临之前在容器内长好。然后将种苗移入温室中,室温宜15 ℃,要放在光照处,如温度过高时,应通风换气降温。室内培养,要减少浇水量,土半干时才浇水,不要施肥,以抑制其生长而保存活力。春季23月开始施肥,且增加浇水量,促进母株生长。

[应用]五色草植株多矮小,叶色鲜艳,繁殖容易,枝叶茂密,耐修剪,是布置毛毡花坛的好材料,可以不同色彩配制成各种花纹、图案、文字等平面或立体的形象。如要栽成有花纹、图案、文字的式样,种植时要注意品种色彩的搭配。若要制作立体雕塑或花坛,需要预制牢固的骨架,缠上泥绳,然后种上五色草。同时,盆栽适合阳台、窗台和花槽观赏。                       (陈金河摘)

 

188红龙草

紫苋

Alternanthera ficoidea (L.) cv. ‘Ruliginosa’

 

[科属]苋科节节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原产于热带中、南美洲。

[习性]生性强健,耐旱。土质以肥沃之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排水需良好。栽培地点日照要充足,日照不足易徒长,叶色不良,且无法密短细化。性喜高温,生育适温约2030 ℃

[繁殖]可用分株或扦插繁殖,大量育苗以扦插为主,春至秋季均能育苗。插条剪取顶芽或未老化之枝条,每段约510 cm,插于河沙中,接受日照约60%70%,保持湿度,约1015天能发根成苗。大面积栽培,可先行整地,再剪枝,每35枝为1簇,直接扦插于培养土。

[栽培]追肥可用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每月施用1次。如枝条过长或不够密集,应作适度修剪,促使萌发新枝。成株后耐旱性增强,应减少水分供应,以抑制其长高。老化的植株应更新栽培。

[应用]红龙草每一茎节均易开花,但以观叶为主。其生长密集,叶色优雅,最适合庭园植为地被,构成图案美化,大面积栽培视觉效果极佳,也适合箱植或盆栽,不宜作室内植物。                          (陈金河摘)

 

保之窗

 

芒果虫害防治技术

 

芒果植株患虫害后,将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本文从芒果的主要虫害为切入点,根据美症状探讨相适应的防治技术。

1  主要虫害

虫害主要有蓟马、切叶象甲、叶瘿蚊、果实蝇、介壳虫类。

2  虫害的症状及防治

2.1  蓟马

2.1.1  症状

重点危害部位为嫩叶、花及幼果,出现花干枯、脱落现象,果皮上有较为粗糙的病斑,易影响果实的品质。蓟马对芒果植株的危害主要有两个阶段,即花期至幼果期、秋梢抽发期。

2.1.2  防治

  药剂防治可以选用3%啶虫脒或2.2%阿维吡虫啉乳

油。物理防治可以采取诱虫板(蓝板)进行诱杀。

2.2  切叶象甲

2.2.1  症状

重点危害夏秋梢,成虫具有较强的侵蚀性,易导致叶片出现卷缩、干枯现象,雌成虫严重危害叶片,可咬断叶片基部,严重者幼梢仅剩秃枝,导致植株营养物质汲取不充分、生长迟滞不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

2.2.2  防治

药剂防治,可选用20%氯氰·敌畏乳油、40.7%毒死蜱乳油,效果较好。

2.3  叶瘿蚊

2.3.1  症状

重点危害部位为叶片,且以春秋梢转绿前这一阶段最为明显,需将其作为重点防治阶段。初期存在疱状突起的虫瘿,后侵蚀力度逐步加大,叶片有穿孔现象,导致植株的光合作用进程受阻,给整棵植株的生长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2.3.2  防治

当新梢嫩叶抽出35 cm时喷杀蚊剂;还可采取物理防治手段,如安装杀虫灯。

2.4  介壳虫

2.4.1  症状

重点危害部位为枝条、叶片及果实,若不及时防治,还易诱发烟煤病,造成果实的品质明显下降。

2.4.2  防治

合理把控防治作业时间,以采果后至抽花前、套袋后至采收前 20 d较为关键。药剂防治,可在冬季新梢老熟后,采用 20%松酯酸钠100倍液喷涂虫害部位。

综上,芒果种植过程中需加强虫害的防治工作,一方面需要准确判断虫害的类型以及发生特点,另一方面则需合理采取防治技术,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治工作。践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尽可能减少虫害给芒果植株所带来的危害,切实提高芒果的产量和品质。

          (啸醒摘自《摘自特种经济作物

 

茄子病害防治措施

 

茄子栽培过程中如果对病害缺乏了解以及管理不够科学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病害发生与扩散,进而导致茄子品质与产量降低,影响到农户经济收入。要想更好地对病害进行预防与治理,就应制定出完善措施以及改进技术等等,并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对茄子重大病害的防治进行了阐述,期望对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有所帮助。

茄子主要病害

褐斑病

茄子细菌性褐斑病因近年来发生较快,已由次要病害逐渐发展成为超越其它病害而成为主要病害,致使茄子面积大,产量下降,严重危害茄子生产。褐斑病初发病的部位不明显,加强观察和及时预防,可用手接触叶面看有无质粘感,然后再将叶片露水蒸干。褐斑病发病通常从叶缘开始,由外到内沿着叶脉延伸,根据为害程度不同,病斑色泽从淡褐色渐变为褐色,病斑形状似闪电状、河流分支或其他不规则病斑。

植株叶片及花蕾最容易被褐斑病侵染,病情严重时也会对果实及茎干造成影响。茄子一旦染病,就会在染病边缘处产生不同程度的斑点,发病时斑点形状会增大,形成大面积斑病。若病情较重则会发生叶片卷曲,严重者会导致叶片脱落。若花蕾发病,还可使叶片产生灰色斑,以后扩大至花梗,使花蕾死亡。

褐斑病菌在土壤中的分布较为广泛。另外,人为方式会导致疾病的传播,外界环境以及温度等因素都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茄子褐斑病以化学防治为主,每隔8天喷一次,23次为1个疗程,对于叶面喷雾时,可喷施65%霜脲氰·嘧菌酯水分散粒剂950 g/hm2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同时气温低,湿度大容易让茄子患病,可以通过设施大棚内部的气温进行调节,适宜的气温,湿度能够有效避免病菌;或在同一块土地上采用与非茄科类作物进行轮作倒茬,以防病害持续发生,还能减少杂草繁殖。

2  软腐病

在茄子生长的中、后期,软腐病是危害茄子果实的主要病害。同一块地连续种植茄子,每年都有染病的现象发生,病菌留在土壤里,第二年浇灌,雨水,或者虫害都能造成二次传播。染病初病斑水渍状逐渐引起茄子腐烂,有恶臭气味,表皮呈褐色,结果失水后果实干瘪。虫害较重,雨水较多的地块地势较低,湿度大,管理不当,均可加剧地块病害。

预防软腐病应科学培育茄苗,科学适期种植,同时要采用23年或更长时间和最适宜十字花科蔬菜轮作(不可与茄科类轮作);要及时观测以免棚内湿度过大,及时通风,调节好棚内温湿度,及时把染病果实带出种植地,均匀焚烧,杜绝病菌第二次侵染。雨季结合本地气象于雨前或雨后适时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预防,使用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和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23次。雨季之前,要做好种植地的排水工作,以免积水过多。还应及时控制蛀果害虫。

3 炭疽病

炭疽病在茄子生产上主要发生于近成熟期或已熟的果实。茄果初发时果实表皮病斑圆形或椭圆状,也有直径长达数厘米不规则形状的,在病斑中央微凹处从淡褐色渐变病灶至褐色、边缘黑褐色、病斑渐向外扩展、向纵深发展时和其它病斑一起形成大范围病斑、甚至累及大半个茄果。病斑发生后期,表面密生朱红色或黑色小粒点,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红色黏质物,这时病斑表皮下茄肉呈现干腐状、褐色,直至茄果腐烂。

炭疽病病菌可随着病残体隐藏于土壤或附着于茄种表层过冬,翌年随雨水飞溅诱发茄秧下部茄果病变,而降雨可增加湿度,引起植株炭疽病的最佳环境为气温24 ℃,湿度97%以上。使用带菌种子培育幼苗也可致幼苗发病。在多雨且积水较多、种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重茬地存在病果或对病果处理不及时等情况下种植地重茬。

闽ICP备16022940号-1 闽ICP备16022940号-2  闽公网安备35060202000580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公益  技术支持:天锐网络营销策划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www.fjtc.org 电话:0596-2615157 单位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天宝五峰 邮编:363001 E-mail:fjrz@fjtc.org